「居家抗疫一周年」專題:餐飲業的故事二(視頻)

KTSF想聽聽您的意見﹐看完這篇網上報導後﹐請抽空填寫一下本頁最下面的問卷。

 
【KTSF 萬若全報導】

全美餐飲業因新冠疫情受到災難型的影響,有老餐廳倒閉,也有新餐廳崛起,根據統計,光是去年9月,全美就有6千多家新餐館開張,本集「居家抗疫一周年」專題繼續來看餐飲業的故事。

邱竹君和郭瑞瑾和另一位女性夥伴,3位科技人跨行餐飲業,原因是疫情期間在家煮飯煮厭了。

邱竹君說:「大概煮了一兩個月,一開始很開心,後來就瀕臨了不得不,很想在外面吃一頓,我們在外面點便當就面臨到各式各樣的問題。」

由於居家令期間餐館不准開放堂食,就連戶外用餐也是配合政府命令,開了用關,關了又開,不少餐廳尤其是中餐館,乾脆選擇做外賣,也意外殺出了一分商機。

邱竹君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外賣經驗,她把自己過去在科技公司擔任產品主管的經驗,用在餐飲業,怎樣把一頓飯解決,把外帶體驗做到最好,光是便當盒的設計,如何不讓湯汁流出來,就花了很多時間構想。

說:「我們也討論過,這會不會在新冠疫情結束後就沒有了,但我們後來發現,我們經過調研後,堂食的話可以吃到很好的食物,可以好的食物放在盒子裡,這就是我們想做的體驗,就是在一個盒子裡面,可以用非常快的速度,提供解決他營養的一餐,在新冠疫情催生了這件事。」

最近幾年,一批像邱竹君、郭瑞瑾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科技人,進入了之前聽上去與她們完全不搭的中餐行業,與老一輩華人移民普遍靠開餐館謀生情況不同。

郭瑞瑾說:「上學的時候,我就已經在網路上賣東西,畢業後逐漸建立自己的網站,過程都是我自己銷售,採購包裝。」

他們瞭解利用社群的力量,聘請台灣著名的網紅廚師史丹利擔任主廚,儘管主打台式便當外賣,但還是有實體店,要向顧客展示餐廳的概念,店內的一個角落,則是時下最流行的「網紅打卡景點」,她們希望能夠在新冠疫情下化危機為轉機。

邱竹君說:「我們一直有創業的念頭,這個念頭在新冠疫情期間,真的是催生我們這個念頭,我們視這件事情算是人生規劃一部分,我自己有兩個小孩,我視這間餐廳是第三個小孩。」

(Copyright 2021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請抽空填寫下面的問卷。

您喜歡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