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SF研究發現加州無家可歸人口 主要是失去住房的加州居民 其中將近一半的年齡超過 50 歲

KTSF想聽聽您的意見﹐看完這篇網上報導後﹐請抽空填寫一下本頁最下面的問卷。

【KTSF 傅景竑報導】

UCSF加大舊金山分校發表的一份研究發現,加州的無家可歸人口,主要是失去住房的加州居民,其中將近一半的年齡超過 50 歲

無家可歸問題對非洲裔及原住民族群的影響特別嚴重

加州各地包括,灣區的舊金山及聖荷西,還有南加的洛杉磯,都面臨嚴重的無家可歸問題,州內平均每天都有,超過171,000人處於無家狀態,比東岸的紐約州高出一倍之多

這些最新統計的數據,來自加大舊金山分校UCSF的《Benioff無家可歸者和住房倡議》

研究人員稱,這份報告是近30年來,針對加州無家可歸成年人,進行的最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加州的無家可歸現象,是由高房價所驅動的多種因素,而共同造成的

多數參與調查的人士稱,在無家可歸前的半年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 960 元,但仍低於一睡房住宅,平均月租的 1640 元

報告發現90%的受訪者,在失去住房前已經在加州居住,當中高達75%的人士,仍待在原本居住的縣內,這項發現反駁了許多人稱,露宿者來自它州或地區的說法

而參與報告約3200名無家可歸人士,年齡中位數是47歲,無家可歸問題對非洲裔和原住民的影響最大

報告指出,非洲裔佔加州人口百分之5,但非洲裔佔無家可歸人口26%,原住民佔州內人口百分之3 ,加州無家可歸人口之中,但佔無家可歸人口12%

而導致無家的經濟因素中,22%的受訪者表示,收入受減少或被裁員,有無家可歸者表示,在很短時間內,有些甚至在一天之內,就被迫失去家園露宿街頭

而在無家後,1/3的人士表示曾遭受,攻擊、性暴力等,過半數在無家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有不少人轉向毒品,當中有人希望戒毒,但沒有所需資源

研究人員表示為極端貧困人口,增加可負擔房屋,是減緩加州的無家可歸問題的開端,因為有9成無家可歸人士,都曾經尋求住房,但無法負擔租金

在擴大住房機會之外,研究人員也建議政府機構,提供心理健康及戒毒資源,同時輔導無家人士,接軌身心健全的生活,研究人員也點出,地方政府必須持續執行,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措施,並付出更大的努力

(Copyright 2023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The Associated Press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請抽空填寫下面的問卷。

您喜歡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