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SF 古琳嘉報導】
特朗普政府原本計畫2月4號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課徵25%關稅,不過週一因為這兩國同意對邊境問題做出努力而暫時喊卡,延遲30天實施,但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則週一晚午夜後實施,關稅議題是否會引發貿易戰?對美國的消費者又會有甚麼影響呢?
對於消費者來說,課徵或加徵關稅意味著甚麼呢?
舊金山州大退休財經教授陳溢茂說:「對個人的消費影響來講的話,這個影響就非常大了,因為很多很多的消費品,到頭來都會因為關稅而價格上升,通貨膨脹會增加,以汽車零件來講的話,如果說對墨西哥跟加拿大各課徵25%的關稅,那這些關稅會影響汽車的進口,因為很多汽車跟汽車材料,原材料的進口,都是從加拿大或墨西哥進來的,所以對汽車的價格增幅會很多,很多的譬如說天然氣,是從加拿大運輸進來的,這個也是一定會受關稅影響,所以天然氣價格會上升,還有很多的農產品,太多的農產品是從墨西哥進來的,尤其是酪梨。」
對中國加徵10%關稅方面,有不願上鏡頭的食品進口商向記者透露,先前中國進口貨品關稅已經高達25%,現在再加徵10%,高達35%的關稅更讓人吃不消。
不過他認為,美國的進口商為了成本考量,會想辦法轉向其他低關稅國家進貨,而美國消費者最終也會適應,影響最大的其實還是中國的貿易出口。
也有從事電子和建築材料進口的中美貿易商明確表態,反對加徵關稅,又透露關稅的增加,會立即反應在物價上。
美國潮商基金會會長林志斯說:「我聽很多朋友,包括我們做生意的很多朋友都會反應,因為你進口稅加了,大家就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是很正常的,(馬上就會反應出來嗎?)馬上就會反應出來。」
加徵關稅對於進口食品、日用品以及建築材料等多方面都會有影響,在經濟層面上,陳溢茂認為,特朗普以關稅作為手段還會繼續,此舉會增加通貨膨脹,並減低美國的經濟增長,甚至引發美中貿易戰。
陳溢茂說:「(如何避免貿易戰的問題,會是特朗普政府考量的因素之一嗎?)如果說從雙方目前已經採取的行動來講的話,貿易戰是非常有可能。」
陳溢茂進一步舉例說明,除了加徵關稅,目前特朗普已要求美國貿易代表署和聯邦商務部調查其他國家對美國不利的貿易政策,尤其要調查中國在與特朗普第一任結束前簽署的貿易協議,有哪些條款沒有落實。
中方的反制措施可以包括貨幣貶值、加強對半導體關鍵資源,例如稀土限制出口,以及對部份美國公司展開反傾銷、反壟斷調查。
學者認為,關鍵在於中國這次如何回應加徵關稅的因素。
陳溢茂說:「要中國減少芬太尼,或者是製造材料的輸入到美國,減少非法移民輸入到美國,然後其他例如說貿易不平衡,中國如果說可以解決的話,也許有談判的條件,但是這個是很難,但是現在牽涉最困難的一點,就是雙方面在科技上的優勢的競爭。」
特朗普的內閣,從國務卿、商務部到貿易代表署,都是對中國鷹派人物領導,對中強硬的立場不言可喻,可預見未來兩國將出現更多衝突。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