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SF】
沙加緬度縣Elk Grove市的「再造水」計劃,目前面臨重大挫敗,原因是工程耗費高昂,市府稱已無力負擔。
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渠蓋,藏住的其實是一個好宏大的節水藍圖。
紫色的渠蓋,其實是為了Elk Grove市的新水務計劃,使用「再造水」來灌溉,包括公園與綠化帶,以示環保與節水。
不少街道甚至已鋪設紫色水管以供輸水。但計劃現面臨重大挫敗,因為工程預算近年飆升了約1,700萬元,市政府認為無法負擔,將建議取消這項再造水計劃。
所謂「再造水」,是將居民用過的污水,例如洗手、洗澡的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變成可以重用的水源,不能飲用,但可用於灌溉、洗街、甚至農務。
雖然原本可每日提供250萬加侖再造水用於該社區,但1,700萬元的成本僅支援日後建成,約17,000名居民的新社區用水需求。
Elk Grove工務局表示,若繼續推行,將會加重納稅人負擔。
雖然Elk Grove可能退出使用再造水計劃,但整個「Harvest Water」項目仍在進行中,預計2027年完工,總成本接近6億美元。
沙加緬度地區污水處理部門指出,其他區域如East Franklin與Laguna Ridge仍會使用再造水,計劃本身不會受到威脅。
加州交通委員會近日撥款額外的2500萬元,用於沙加緬度市I街大橋的重建工程。
這座已有113年歷史的大橋,原本估算工程費為2億2800萬元,但由於延誤與物料成本上升,現已增加至3億元,加上這次撥款,,加州政府總共已承諾提供2億7500萬元,,但仍有至少2500萬元缺口。
I街大橋建於1912年,由南太平洋鐵路公司與沙加緬度縣及Yolo縣合資興建,當年造價100萬元,橋樑採雙層設計,下層為鐵路,上層為汽車通道,至今仍為Amtrak多條鐵路幹線所用。
百多年來,這座橋連接著沙加緬度與西沙加緬度兩地,日常交通頻繁,然而隨人口與車流增加,橋面狹窄,連巴士都不適用,沒有單車線,行人道亦太過狹窄,不符合現行無障礙標準,這座橋經常出現塞車與安全問題。
新橋設計於2020年完成,將建於現有橋的上游位置,設有三條行車線、六呎寬單車道,與十二呎共享人行道。
新橋採用垂直升降設計,可以讓大型船隻通行,而現有舊橋則轉為專供行人、單車及火車通行。
市府將與西沙加緬度市、交通局與地區政府機構合作,努力籌集剩餘資金。
新橋預計2026年春季動工,工期約四年,2030年完工,在此之前,舊橋仍會維持通行。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