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藝術人】灣區電影人譚嘉賢談電影製作的挑戰與難關(視頻)

KTSF想聽聽您的意見﹐看完這篇網上報導後﹐請抽空填寫一下本頁最下面的問卷。

【KTSF 歐志洲報導】

一個由記者出身,後來為了要人們了解社會中的邊緣人物,而通過電影這門藝術,來要人們了解這群人的故事,從監製轉身為導演,本集的《灣區藝術人》單元,帶大家認識譚嘉賢。

譚嘉賢說︰「我是譚嘉賢,我第一份工作是記者,當時在馬來西亞來到美國讀大學,讀完大學才想到當義工,越做越久之後,會想到去做其他的東西,特別是說故事。」

譚嘉賢今年在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參展的影片,是這部紀錄片《Home is a Hotel》,電影講述在舊金山這個富裕城市,卻有許多人住在佔地80平方英呎、廚房和廁所公用的散房。

紀錄片耗時六年拍攝,譚嘉賢開始時,只是幫助製作團隊當翻譯員,因為紀錄片中,其中一個人物是中國移民,後來其中一個導演,必須到亞洲參與另外一部作品的創作,譚嘉賢頂下空出來的導演職務,也就成了她首部參與導演的作品。

也就是憑著想說這些社會中小人物故事的慾望,成了譚嘉賢從事電影工作的推動力,剛開始在灣區當社會工作的時候,幫助許多LGBTQ青少年,認為社區中很多人對他們有誤解,於是想到從紀錄片的方式,來講述社會議題,來讓更多人理解。

譚嘉賢分享道,沒有上過電影學校,一切從實踐開始。

譚嘉賢說︰「我沒有上電影學校,電影是我接觸到,認為這蠻有趣的,之後拍的電影都是以游擊方式拍攝,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拍一些比較有成本的製作。」

不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譚嘉賢想說的是一般人不會留意的故事,社會正義是吸引她的一個主要題材,但是她也坦言,在這方面的收入不多,所以之前也經常還有其他工作。

譚嘉賢說︰「雖然不能從中賺錢,但是電影製作都一直以來向我招手,我會有能夠維持生活的工作,但是要說的故事太多,要想怎樣說一則故事的方式,這過程非常有趣,而電影製作的合作性質也非常叫人興奮,要是有一組人全力以赴的,參與同一份工作,有時候真的感覺像是魔術般一樣。」

已經製作了6部短片和3部長篇電影的她,當問到當一名好的監製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譚嘉賢認為,必須足智多謀,不論是監製或導演,必須考慮到拍攝電影的目的和觀眾,有些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她認為正確的做法是,要為代表的社區發聲,而要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則必須想到如何能夠將任務完成。

譚嘉賢說︰「每一個電影的製作工程都不一樣,從題材到團隊,團隊其實非常關鍵,拍攝過程我也正在學習中,以獨立電影來說,會面對低成本的經濟壓力,不能改變現有的體制,我是感到不舒服,但是身為電影人,我們也需要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落實,找來資金的其他方法,例如找來能夠支持藝術人的資金補助,這可以是一個不同的創作模式。」

電影一個比較特別的特徵,就是可以和觀眾一起看完成的電影,從中直接取得迴響與交流。

累計了一定的監製經驗,譚嘉賢也開始寫劇本,從編劇/導演的角度,來發揮自己藝術創作的視野。

對於有心想要在電影方面發展的人,這是譚嘉賢的忠告:「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獨特的觀點,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不同的是你有多大的決心,要表達這觀點,獨立電影製作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可以是你做過最難的一件事,但是值得做的,要是你有這份熱誠,就應該去做。」

(Copyright 2023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請抽空填寫下面的問卷。

您喜歡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