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SF 古琳嘉報導】
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新館舍27日正式舉行開幕啟用典禮,週五我們就帶您進入新館舍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地方,看看這棟新建築有哪些亮點。
位於舊金山第四街345號的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入口卻不是在第四街,而是旁邊的巷子,進入大門之後,所有人入內都要安檢,通過金屬探測門,才能進入大廳。
一樓大廳平常會有警衛值班,確保館舍安全,先前位於舊金山華埠的北灣僑教中心,也在一樓設有圖書館,服務申請借書證的僑胞借閱圖書和雜誌等。
這棟七層樓建築,總面積56,000平方呎,購入金額為5300萬美元,並花了1900萬美元裝修,經文處是第一手業主。
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組長郭卉蓁說:「整個大樓的設計,包括防火、節能還有相關的,都是依照舊金山市政府最新的法規來設計跟處理的。」
新館舍的設計處處展現台灣之美,對外開放的二樓領務大廳,走的是海洋風格,一進門就是大型的電視牆,是台灣廠商台達電的尖端產品。
郭卉蓁說:「這個是比較新的產品,所以它的電格比較小,畫面也比較精細。」
民眾無須預約可以walk in,現場辦理護照和簽證等業務,等待時可以坐在以澎湖雙心石滬,為造型專門訂製的沙發。
由於領務大廳的工作人員和民眾不願上鏡頭,我們改以照片來看全貌,過去舊址的領務大廳只能容納25人,現在則可以容納50人。
參觀新館舍,最正確的打開方式就是走樓梯,一樓從東沙環礁的珊瑚礁開始,每一層樓梯都有台灣國家公園主題的畫作,而且從逐層從低海拔走到高海拔,台灣保育候鳥黑面琵鷺、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及雪霸國家公園等等。
欣賞完這些台灣自然之美,便到達頂樓的空中花園,舊金山市中心的天際線,完整呈現在眼前,還有台灣的招牌可以打卡拍照。
郭卉蓁說:「大家看到的這邊都是耐旱的植物,然後我們有自動澆灌系統,所以不用人工來灑水,那這樣也比較省水一點。」
至於七樓會議室一出電梯,就會看到世界地圖,標示出台灣外交部遍布各地的據點,大樓設有餐廳和用餐區域,可以讓館舍的同仁們一邊欣賞風景,一邊休息用餐。
旁邊還有個會議室,是以台灣玉山做為裝飾,會議室也可以省下過去各單位到此要花錢租場地開會的開銷。
為了照顧經文處員工的身心健康,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處長賴銘琪還多了很多巧思設計,例如規劃一間保健室,讓身體不適的員工有地方休息,甚至冥想,還有員工淋浴間,以及哺乳室,都是貼心的設計。
目前台灣在美國共有五處館舍,除了在首都華盛頓的雙橡園,還有位於紐約、芝加哥、舊金山和洛杉磯等四個城市的經文處,以買代租已經成為台灣外交部駐美館舍的趨勢,不僅省下昂貴的房租,更是象徵台灣在美國紮根的決心。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