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更健康】統計顯示年輕人得心臟病比例增加 原因為何(視頻)

【KTSF】

2月是美國的「心臟月」,根據統計,年輕人得心臟病的比例增加,甚麼原因呢?

根據聯邦疾控中心(CDC),心臟病到目前為止仍是美國頭號殺手,尤其最近10年來,40歲以下出現第一型心肌梗塞的比例,每年上升2%。

舊金山Kaiser內科醫生伍逢意(Jennifer Ng)說:「10年裡20至44歲年齡人士,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症情況數也都有上升,大家都知道,肥胖、糖尿病、血壓高,這些都是引起心臟病主要成因,再加上年輕人近20年電子煙風氣非常之盛行。」

除了上述這些原因,根據統計只有4分之1美國人,每日運動量達到建議水平,生活飲食習慣,像是快餐、加工食品、鹽份高,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急性心肌梗塞來的快,半數以上的患者來不及送醫便死亡,而且發病前沒有任何症狀,患者就倒下,不過還是有些症狀可以預知。

伍逢意說:「心臟病發的時候,會感覺到胸悶,好像掐住你的胸口感覺,一種不適會超過幾分鐘時間,同時間也都可能會感覺頸部、膊頭或者背部、胃部,都會出現一種沉重感覺,同時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突然之間冒汗、頭暈。」

這時候就要立刻打911,專家表示,當前心臟病成年輕化趨勢,提醒年輕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檢查,盡可能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您喜歡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