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SF 周正鈞報導】
美國郵政(USPS)對來自中國和香港包裹的禁運措施生效一天後撤回,因為要根據新的關稅措施,同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協調中港包裹的通關程序。
美國郵政官網宣布,週三起繼續接受來自中國與香港郵局的國際郵件與郵包,就在週二,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額外徵收10%入口關稅,並取消800元以下低價值包裹免關稅進入美國後,美國郵政宣佈,不再接受來自中國和香港郵局寄出的包裹。
但週三改變立場,撤回禁令,但未提供任何理由,只是表示會與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合作落實一項根據新的對華關稅措施的提取郵包程序,以免中斷交付。
有分析指出,對中國的新關稅措施,可能會令中國入口貨物價格上漲,以及來自Shein和Temu等電商平台的貨運,會有機會延誤。
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上週發佈的報告,中國低價包裹的出口額,從2018年的53億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660億美元,報告指出,在美國市場母公司為中國拼多多的Temu,加上Shein共同佔據了約17%的廉價產品市場份額,當中涵蓋平價服裝、玩具和其他消費品,而阿里巴巴旗下的AliExpress,亦廣泛利用了800元以下免稅入口的貿易漏洞。
市場研究公司GlobalData指出,一些透過Shopify,和其他電子商務平台如Etsy銷售的商家,也會直接從中國發貨給消費者。
亞馬遜亦採用類似模式,透過去年推出的低價網店Amazon Haul,與Shein和Temu競爭,而該平台也比較依賴低價包裹免關稅進口政策。
Shein和Temu尚未對USPS的政策變動作出回應,根據Temu網站,他們亦有與FedEx和UPS等私人快遞公司合作,Shein則表示,顧客可透過USPS和FedEx退貨。
整體而言,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約為4,270億美元,其中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手機、電腦及其他科技配件,為最大宗進口類別。
消息指,貨運公司DHL即日起,暫停接受香港市民以個人名義寄往美國的郵包,而商業郵包就必須預付美國關稅。
聯邦快遞FeDex接受所有香港郵包,但必須預繳美國關稅,UPS暫時未改變收件規定,但要求寄件人詳細列明包裹的內容。
(Copyright 2025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