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TSF 周正鈞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認為,今年世界的經濟前景不秒,經濟成長有4分1機率會低於2%,這個比率自1970年以來只出現過五次,最近一次是在COVID疫情爆發後出現,而今年衝擊經濟的還有俄烏戰爭、高通脹及高利率等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會日前指出,今年世界經濟前景黯淡,因為面對長期居高不下的通脹、利率上升以及美國兩大銀行倒閉帶來的不確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會將全球經濟增長展望下調,預計今年的增長率為2.8%,低於去年的3.4%,也低於1月份之前預測的2.9%。
基金會表示,世界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已經急劇上升,這個意味著利率上升會削弱經濟增長,甚至會導致經濟衰退,這些情況也增加了全球金融穩定的風險。
基金會預測,今年全球通脹是7%,低於去年的8.7%,持續的高通脹會令聯儲局及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繼續加息,高利息令借貸成本增加,削弱經濟成長同時也都衝擊銀行業,因為銀行長期依賴歷史性的低息。
基金會發表的年度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建議國際決策者調整貨幣政策,以支持金融穩定,重新考慮加息的步伐。
(Copyright 2023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The Associated Press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