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新聞】硅谷亞洲藝術中心舉辦張大千《大風千古》紀念展(視頻)

【KTSF 傅景竑報導】

曠代宗師張大千逝世四十週年,硅谷亞洲藝術中心現正展出《大風千古》紀念展,150件展覽品中,有張大千及學生的作品和收藏,本台訪問館長舒健華,為大家介紹這位中國繪畫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舒健華說:「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畫家,他1899年生,1983年去世,在他8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取得了三個藝術高潮,同時取得了三個藝術高峯,這是在藝術史上的畫家中,大概只有畢卡索可以跟他媲美。」

舒健華也帶著我們欣賞由這位激發中國幾代畫家的大師所創作的作品,展覽中也看到許多相片及文物。

舒健華說:「張大千的中國繪畫,國畫的最大貢獻,就是他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鉅大的創新,這個創新就是在他的潑墨和潑彩上。」

這位國畫大師也曾經旅居在加州蒙特雷半島的卡梅爾小鎮及Pebble Beach,而旅居加州的十年,又對張大千作畫帶來什麼養的啟發呢?

舒健華說:「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就是加州的陽光和色彩的變化,使他的潑彩從原來青色和綠色的色調,轉變為一個黃色和紅色的色調。」

而本次展覽《大風千古》,是張大千逝世四十週年的紀念展,除了展出珍藏各年代的作品,包括他1973潑彩荷花,1967粗筆山水,還有1940墨筆仕女,另外也展出張大千眾多弟子的作品。

舒健華說:「因為作為一個藝術大師,他要把自己的藝術傳承上去,學生們給他發揚光大,這一點張大千做的是非常非常好的。」

而在我們也有幸採訪到張大千大師的學生之一,王旦旦女士。

王女士說:「我是1965年,跟他在巴西學畫的一個學生,他是用大學的方式教,不是說抓著你的手,或者是臨這個,他不會跟你說,你喜歡畫什麼,你就問他,然後我要畫什麼就問他,他會拿那個畫給我臨摹。」

王女士也在4月8日星期六出席這次特展的第一場專題座談會《張大千海外用紙初探》,為觀眾朋友介紹她的老師對選紙的講究及學問。

本次在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展出的《大風千古》,展期將為期一個月,期間將舉辦六場專題講座,探討曠代宗師張大千的藝術及一生。

(Copyright 2023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您喜歡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