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三學者共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研究極短光脈衝有助醫學診斷

【有線新聞】

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歐美實驗學家獲得,他們找到方法產生極短的光脈衝,每次閃光只有百億億分之一秒,可以捕捉到電子的動態。

拍攝的關鍵之一是快門,快門速度決定曝光時間。想用影像捕捉動人一刻,快門必須快過目標的動作,例如一般行人、數十分之一秒的快門就夠;如果拍攝更快速變化的場面,包括運動甚至賽車,可能需要數百分之一秒。

但是在科研領域,科學家需要的「快門」要快更多。例如這個實驗要捕捉一束光穿過膠樽,快門速度是一萬億分之一秒,但膠樽的長度已經算是肉眼範疇,如果要觀察微觀世界內變化更快的粒子,快門速度還要更高。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得主,美國的阿戈斯蒂尼、德國的克勞斯及瑞典的呂利耶,在2000年後相繼透過控制光源及波長等,成功達致「阿托秒」級的光脈衝,相當於快門速度一百億億分之一秒。這個速度足以捕捉微觀世界中原子內的電子動態,對於材料研究、甚至醫學診斷也有幫助。

(Copyright 2023 i-CABLE.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您喜歡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