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同意對華貿易採更強硬立場 德國經濟部長指「不再天真」看待中國

KTSF想聽聽您的意見﹐看完這篇網上報導後﹐請抽空填寫一下本頁最下面的問卷。

【KTSF 傅景竑報導】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週四透露,工業先進國家的七國集團的部長級經貿官員開會兩天,同意在貿易方面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更有默契的立場,他再次表示「不再天真」看待中國。

哈貝克在會後向媒體表示,會議討論要設立國際貿易高標準,並防止中國利用其經濟力量碾壓其他國家。

哈貝克說:「我們已看到,依賴一個可能是不可靠的國家,乃是對國家繁榮、對世界貿易的威脅,此所以我們要讓供應鏈多樣化。」

哈貝克續道:「對中國的那份天真已沒了,我可以為德國政府、為德國說出來。」

他指出,不能再任由人說為了貿易而不顧社會與人道標準,因此會建立更強力的貿易政策,透過歐洲以歐洲的方式,應對中國的經濟脅迫政策。

而這次在柏林舉行七國集團經貿部長會議所達成的協議,部份就涉及如何協調彼此的行動,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沒有點名中國,但表明關注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包括各種形式的強迫轉移技術、盜竊知識產權、降低勞工與環境標準以謀取競爭優勢、經由國營企業採取扭曲市場的行動,以及做出有害的工業舖貼,導致產能過份。

此外,七國集團也提出要繼續尋求世貿組織的改革。

在會議前,哈貝克向路透社表示,德國過去歡迎視中國成為貿易夥伴,但今後德國不會再容許中國的保護主義扭曲市場競爭,同時德國也會大力批評中國違反人權,不會再因為怕流失生意而有所保留。

在對華新政策下,德國會密切檢視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對歐洲基建方面的投資,而德國也要減少對中國市場、對中國原料、電池及半導體產品的依賴。

此外,德國經濟部也考慮採取一些措施,降低甚至終止向德國企業提供對華投資及出口的擔保,並停止宣揚相關的展銷會。

這是德國首次表明,政府會將對華強硬路線轉化為政策,而對華新政策大部份已經就位,去年德中貿易每年高達2450億歐元。

德國企業如何看待對華新政策仍有待觀察,德國的福士/大眾汽車集團的新任行政總監Oliver Blum,在今年4月就聲稱,會在中國市場繼續發展,並會保留在新疆的工廠,他認為此舉有助於傳播歐洲的價值觀。

此外,德國化工業巨頭巴斯夫(BASF)也在中國廣東湛江開設新的工廠供應塑膠原料化合物,給汽車和電子行業。

巴斯夫有計劃在2030年在湛江投資100億歐元,是該企業在中國最大以一筆投資。

(Copyright 2022 KTSF.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The Associated Press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請抽空填寫下面的問卷。

您喜歡的新聞